罗布泊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湖泊
罗布泊(英语:Lop Nur)是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旱湖,地理位置为39°~41°N,88°~92°E,北抵天山支脉库鲁克塔格山,南达阿尔金山,西为库鲁克库姆沙漠,东为北山,面积约为10万km²。[1]
罗布泊处于极端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具有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干燥少雨,风沙肆虐的气候特点。[4]喜马拉雅运动使塔里木盆地形成了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地貌形态,同时罗布泊周缘构造发育,形成箕状罗布泊盆地。塔里木河、孔雀河和车尔臣河等汇聚于此,是罗布泊成为塔里木盆地唯一的尾闾湖。[2]罗布泊干涸后地貌单元主要分为平台区和干盐滩区。平台区海拔一般为795~821m,干盐滩区海拔780~791m。[1]在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区共发现有种子植物27科53属74种[5]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脊椎动物45科261种。[4]
在新石器时期,罗布泊出现了楼兰文明。[6]西域古国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曾经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在公元415年左右,楼兰古城变成了一片荒漠,原因不明。[7]1995年,罗布泊开始了钾盐开采工作。[8]2012年,在罗布泊坡北地区发现超大规模[niè]矿床。在科学研究上,科学家实地考察了罗布泊并证实其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和集流区,因湖水不会倒流且入湖泥沙少,因此短期内湖底地形不会剧烈变化,对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9]罗布泊现有楼兰古城遗址、雅丹地貌景观、罗布人村寨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10][11]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12]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空投爆炸试验成功。[13]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