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璬[jiǎo](718年-783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三子,母亲是高婕妤。他原名李沄[yún],喜欢读书并擅长文词。在开元十三年(725年),他被封为颍[yǐng]王,并在之后的岁月里担任了安东都护、平卢军节度大使等职务。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他改名为李璬,并娶了独孤礼第十二女为王妃。安史之乱后,他被任命为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并接待了唐玄宗。建中四年(783年),李璬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并被追赠太傅,葬于泰陵。[1][2] 简介
李璬(718年-783年),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三子,母为高婕妤,本名李沄,读书有文词。开元十三年(725年),封为颍王。十五年(727年),遥领安东都护、平卢军节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开府仪同三司,改名李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