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复

明(万历)河南道监察御史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明万历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1598-1605年)3次连任诸暨县令。有政绩,[zhuó]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按山西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张差持棍闯入紫禁城梃击案发。明神宗召廷臣入对,他因在君前失礼,被逮下狱。四十八年(1620年)正月始释。归池州(安徽贵池县)齐山建书舍,隐居读书。八月光宗即位,以光禄寺丞复起,未及赴官而卒。天启元年正月因为被弹劾致仕。

人物生平

诸暨山田易旱,湖田易涝,灾害频仍。刘光复上任次年,暴雨成灾,湖民“居无庐,野无餐,立之于沟壑四方,老幼悲号彻昼夜”,即单骑循浣江(浦阳江诸暨段),踏勘沿江地势、水势、埂情及民情。随后,提出治理浣江“怀、捍、摒”三法:“怀”者,在上游筑池蓄水,以收降水势;“捍”者,令各湖巩固堤坝,以御洪水;“摒”者,对下游弯曲盘涡江流,截直畅泄,对低洼荡田,撤堤分流以资调节。同时,敦促山[fàn]之民修池筑堰以防旱,又令各湖巩固堤防以御水,在大侣、白塔两湖,聚集人工,筑成广可行车之堤,建立圩长制度,划段以守。蒋村汇,径达80丈,迂回5里,其地又属山阴,即拨款向该处买田16亩为江基,连夜发丁夫3000,3日而成,使水流若归师而得纵。诸暨水害因之锐减,连年丰收,仓[lǐn]充实。所撰水利专著《经野规略》有“治谱”和“成规”之誉,至今不失参考价值。刘光复又提倡务本崇俭,延聘名师,重教兴学;建立义仓,积谷备荒;倡修桥梁,以利交通并革除停柩、[]婢、溺女和同族为奴等宿弊。

梃击案

五月二十八日,神宗在慈庆宫召见群臣,当时神宗正在对群臣训话,跪在后面的刘光复突然站出来大讲自己的看法,久不上朝的神宗不认识刘光复,忙问他是谁,左右回复说他是御史刘光复后,神宗斥责他几次,让他闭嘴,他都像没听见一样自顾自的说。神宗大怒,下令把刘光复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