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春(1943年8月8日一),字墨人,河北唐山人,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1],是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摄影家,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长,以及北京体育大学教授。[2][3]
从1968年开始,杨再春先生先后师承郑诵先先生、黄高汉先生,刻苦研习汉隶、魏碑,王羲之、王献之行草书以及黄庭坚、米芾、董其昌等诸家法帖。在1976年底杨再春先生与刘炳森、范曾、苏士澍等共同创建“北京书学研究会”。1980年至1981年,杨再春又在“北京书学研究会”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1]1990年开始,杨再春连续3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主讲《中国书法系列讲座》,也因此被誉为“拥有千万学生的书法家”。[4]杨再春的个人书法展览曾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美国、瑞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1]他的书法作品被赞誉为“凝重中有飞动,庄严中离活泼”以及“重笔如山石坠地,轻盈如燕子点水”,被誉为“中国书界章法研究第一人”。[3] 杨再春编著并出版了四十多部专著、工具书,总发行量超过1500万册。其中代表作《行草章法》再版几十次发行近千万册。杨再春曾先后被国家版权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