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遵业(生年不详-528年),字遵业,太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北魏著名文史学家,中书令王琼之子。出身太原王氏,为“四房王氏”第一房始祖。仪表清秀,擅长经史。起家著作佐郎,[1][2][3]参修皇帝的《起居注》。[4][5][6]迁右军将军、散骑常侍,出使慰劳柔然。[7][8][9]为孝明帝讲解《孝经》,文采誉满京城。[10][11][12]北魏武泰元年(528年),遇害于“河阴之变”,获赠并州刺史,谥号为文。[13][14][15]著有《三晋记》十卷。[16][17][18]《起居注》,成为《魏书》的重要素材来源。[19] 人物经历
王遵业的太祖父王慧龙,北魏时曾任龙骧将军,父王琼任北魏中书令。出生于封建官僚之家的王遵业,从小受儒家传统教育,成年后以仪表清秀,擅长经史而闻名。他在朝中初任著作佐郎,与司徒左长史、史学家崔鸿同修《起居注》。北魏正光二年(521年)王遵业升为右军将军,兼散骑常侍。受北魏宣武帝之托,出使漠北,慰劳分布在这一带的柔然部落。首领阿那瑰亲自出迎王遵业,授赐送慰劳之礼。王遵业南还,又受诏至代京(今山西大同),搜集北魏孝文帝在代京时的活动材料,以增订《起居注》。不久,他与崔光,元延明等仪定服章,同崔光一起给魏孝明帝讲解《孝经》。每次讲解均由王遵业预进。王遵业以文采誉满京城,应诏作《释奠侍宴诗》。北魏孝明元年(525年)转任司徒左长史,黄门郎,负责监典修仪注。王遵业在朝中名望很高,与中书令袁翻,尚书王诵共同执领黄门郎,被时人誉称“三哲”。 据家谱记载:王慧龙生王宝兴,王宝兴生王琼,王琼生四个儿子:王遵业、王广业、王延业、王季和。
相关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