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裕元-抖音百科
李裕元(朝鲜语:이유원,1814年—1888年),朝鲜王朝后期大臣。字景春,号橘山、墨农,本贯庆州李氏。他在历任要职,并在朝鲜高宗亲政后担任领议政。他曾两度出使中国,并与中国清朝实权人物李鸿章保持书信联系。他思想较为保守,反对开港。1882年代表朝鲜与日本缔结《济物浦条约》,1888年去世,谥号“忠文”。著有《嘉梧稿略》、《林下笔记》等。 仕途经历
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年,朝鲜纯祖十四年)八月十二日,李裕元出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他本贯庆州李氏,是吏曹判书李启朝之子,出身少论派世家。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朝鲜宪宗七年)参加科举考试,获庭试文科丙科及第。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作为冬至使的书状官首次出使中国。朝鲜哲宗时历任义州府尹、吏曹参议、全罗道观察使、成均馆大司成、吏曹参判、司宪府大司宪、刑曹、礼曹、工曹判书、议政府左参赞、黄海道观察使、咸镜道观察使等显职。 李裕元是一个非常热衷权力的人物,同治二年(1863年)出任咸镜道观察使时,权臣金炳国的心腹吴弘烈以铸钱监官的身份来到咸镜道,由于当时尚处于安东金氏势道政治时期,因此李裕元对吴弘烈极尽奉承之能事,但到第二年,随着朝鲜高宗李熙的即位、兴宣大院君李昰应的摄政,安东金氏迅速失势,李裕元见风使舵,竟将吴弘烈逮捕下狱,然后剥其私财八万两献给大院君。李裕元也因此拜相,被大院君提拔为左议政。但好景不长,很快他就与大院君反目,随后在同治四年(1865年,朝鲜高宗二年)被贬为水原府留守。其后李裕元游离于政界,寓居在杨州嘉梧谷别墅。他的别墅距汉城八十里,史载“时称其所往来八十里,皆其田畔路,不踏他人片地,甚言其占田之广也。园林花石之胜,近世所未有。选童女作男子装,以应呼唤,其它奢淫称是”。同治七年(1868年)又获御笔“橘山嘉梧室”的匾额。李裕元在嘉梧谷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直到大院君垮台为止。 担任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