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马迪

拉马迪
拉马迪(阿拉伯语:ٱلرَّمَادِي Ar-Ramādī)是伊拉克中部的一个城市,位于首都巴格达西部约110公里(68英里)的肥沃冲积平原上,是安巴尔省的省会。这座城市沿幼发拉底河延伸,该河流穿过安巴尔省。拉马迪由奥斯曼帝国于1869年建立,最初作为管治和与区内阿拉伯部族沟通的中心。根据2004年联合国的数据,拉马迪人口为483,209人。这座城市位于伊拉克西部的逊尼派三角地带,是该地区的战略要地。拉马迪在历史上多次成为争夺的焦点,包括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叛乱期间。2015年12月28日,伊拉克政府宣布,已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手中夺回拉马迪。[1][2][3]

历史

拉马迪位于伊拉克逊尼派三角地带的一个肥沃的灌溉冲积平原上。现代城市由奥斯曼帝国的巴格达瓦利(省长)米德哈特帕夏于1869年建立。奥斯曼帝国试图通过土地赠与的方式控制该地区此前游牧的杜莱姆部落,认为这将使他们更紧密地与国家联系,并更容易控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美索不达米亚战役期间,英国军队在1917年11月打败城内剩余的奥斯曼军队势力,占领拉马迪。拉马迪是原萨达姆政权的主要支持地之一。
2003年至2006年之间,拉马迪作为主要的反美国基地之一,发生了多起针对美军士兵的袭击。2011年以来,“伊斯兰国”和伊拉克政府军在拉马迪展开了反复的争夺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索不达米亚战役期间,拉马迪两次成为争夺的焦点。起初,它由奥斯曼帝国军队控制,他们在1917年3月失去了东部的法卢杰后在此设立了驻军。英国陆军的弗雷德里克·斯坦利·莫德中将试图在1917年7月驱逐驻军,但由于白天和夜间的异常高温而面临严重困难。攻击是一次代价高昂的失败,一系列因素包括疲劳、组织混乱、土耳其炮火和一场意外的沙尘暴迫使莫德中止了攻击,并造成了沉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