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纯皇后

明光宗朱常洛妃嫔
孝纯皇后刘氏(1593年—1614年),原籍南直隶淮安府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后来落籍到顺天府宛平县,是明思宗朱由检生母。[1]
孝纯皇后初入宫是淑女,明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1611年),生子朱由检(崇祯皇帝),后来失宠,万历四十二年七月十九日,郁闷而死,葬于京郊西山。天启时进封贤妃。后来因为儿子朱由检即位为崇祯帝,为母亲上谥为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圣皇后,称孝纯皇后,迁到庆陵与光宗合葬。[1][2]

人物生平

孝纯皇后刘氏,原籍南直隶淮安府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后移居河间府。被选入太子东宫,成为明光宗朱常洛的淑女(一种低级妾[yìng])。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为皇太子朱常洛生下第五子朱由检,即明思宗崇祯帝。刘淑女并不讨朱常洛的欢心,在朱由检五岁这年,刘淑女在朱常洛的一次歇斯底里的大发作中,不明原因的死亡。史书曰: “失光宗意,被遣,[hōng]这话说得很冠冕堂皇,而实际上的情况,应该是朱常洛暴怒之下,将刘氏逼上了绝路自尽,甚至朱常洛亲自或让下人动手将刘氏活活打死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刘氏死后,朱常洛惧怕此事被父亲万历皇帝知道了会趁机废了他这个碍眼的太子。万历一直都在努力想改立自己钟爱的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为此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最终由于重重阻力而作罢。心虚朱常洛对身边的太监宫女威逼利诱,警告他们不能走漏风声,只对外谎称刘氏是病死的,将她以宫人的身份葬在西山。后来朱由检因为哥哥朱由校即位,于天启二年被封为信王,屈死的刘氏也因此被追封为刘贤妃
虽然朱由检成了亲王,但是由于刘氏死得不明不白,他不敢公开去祭祀自己的母亲,只能悄悄向太监打听母亲下葬的方位。朱由检居[]勤宫,问近侍:“西山有申懿王坟乎?”回答:“有。”又问:“傍有刘娘娘坟乎?”答曰:“有。”,并偷着拿些钱让侍从去为母亲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