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佩金

原四川督军
罗佩金(1878—1922),云南省澄江县人,是护国战争时期蔡锷的参谋长。他曾短暂担任四川督军,但由于执行了强滇弱川政策,导致了民国第一场军阀混战,即刘存厚-罗佩金成都混战,并最终被赶出成都。在刘存厚-戴戡成都混战期间,他没有积极支援,最终被唐继尧撤职。1922年,他在滇南被土匪普小洪残酷杀害。罗佩金的字是熔轩(又作榕轩),他于1903年进入昆明高等学堂,并于次年留学日本。他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并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期间与杨振鸿等人创办了《云南杂志》,宣传革命思想。1911年,他与蔡锷等人响应武昌起义,攻打总督署,成功光复昆明,并担任南征总统官、南防总司令和军政部长。[1]他还参加了护国运动,担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参谋长,并率部入川。后来,他担任左翼军总司令,在苦战中击败敌军。1920年,他被任命为迤南巡阅使,负责剿匪工作。然而,1922年5月3日,他被唐继尧指使的匪徒杀害,享年44岁。

士官群星

罗佩金(1878—1922),字熔轩,云南省澄江县凤麓镇庆善寺街人。9岁丧母,随父旅居外地,以第2名考入云南高等学堂,常与同学谈论时政,反清言语激烈,被校方开除。在朋友资助下,前往广州投靠祖父的学生两广总督岑春煊。岑以“治两广策”为题面试,罗仅一小时许,作出2 000字的《论政事十则》。岑看后夸赞不已,录用在奏折处见习。
光绪三十年(1904),官费保送到日本留学,先入东彬学校习普通学科,继入振武学校(即士官学校)第六期学习陆军。在校期间与杨振鸿等同学结识,经常交谈时政,颇受同学敬重。1905年6月,孙中山等在东京创建同盟会,罗佩金积极参加,后与在东京的云南革命志士李根源、赵坤等组成云南支部。1907年1月,罗佩金被分发到日本某师团接受新兵入伍前的训练和教育。[2]1908年1月,罗佩金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成为该校步兵第六期学员。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培养中下级军官的军事学校,训练极为严格。在这里,罗佩金一改过去随性不羁的常态,每天必记日记,总结为实现目标而做的具体努力。[2]
宣统元年(1909)春,罗毕业于东京,由岑春煊推荐到广西提督龙济光部,委以随营学校总办,与蔡锷同事。后来龙的部下密告罗倡导革命,于是受到监视。李根源当时已任云南讲武堂监督,知道罗的处境后,向沈秉坤推荐,调罗佩金回云南,担任十九镇随营学堂监督兼讲武学堂步兵科教官。罗回昆明任职不久,又调充讲武堂督练处参谋官,兼陆军小学堂总办。时云贵总督李经羲与总参议靳云鹏不睦,便召李根源、罗佩金密商举荐军事人才。李、罗推荐湖南人[è]可大用,李同意后令罗佩金密电广西召蔡来滇。1910年4月,蔡锷应召到云南就任三十七协(相当于旅)统带。罗在蔡锷部下任七十四标(相当于团)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