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邈

戴邈
戴邈(生卒年不详),字望之,广陵郡(今江苏扬州)人,东晋时期大臣,骠骑将军戴渊之弟。戴邈精通《史记》和《汉书》,学问更胜戴渊。举秀才,迁太子洗马,出为西阳内史。永嘉年间,司马睿命他为行邵陵内史、丞相[]祭酒,出为征南军司。他向司马睿建议设立学校,在东晋代刘隗丹阳尹,加左将军王敦之乱时,王敦杀害戴渊,戴邈坐免官。王敦死后,戴邈拜为尚书仆射。任上去世,赠卫将军,谥号穆。有文集五卷。子戴谧,历任义兴太守、大司农。

史书记载

戴邈字望之。少好学,尤精《史》《汉》,才不逮若思,儒博过之。弱冠举秀才,寻迁太子洗马,出补西阳内史。永嘉中,元帝版行邵陵内史、丞相军谘祭酒,出为征南军司。于时凡百草创,学校未立,邈上疏曰:
臣闻天道之所大,莫大于阴阳;帝王之至务,莫重于礼学。是以古之建国,有明堂辟雍之制,乡有[xiáng][hóng]校之仪,皆所以抽导幽滞,启广才思。盖以六四有困蒙之吝,君子大养正之功也。昔仲尼列国之大夫耳,兴礼修学于洙泗之间,四方髦俊斐然向风,身达者七十余人。自兹以来,千载绝尘。岂天下小于鲁卫,贤哲乏于[nǎng]时?励与不励故也。
自顷国遭无妄之祸,社稷有缀[liú]之危,寇[jié]饮马于长江,凶狡[chī]张于万里,遂使神州萧条,鞠为茂草,四海之内,人迹不交。霸主有旰食之忧,黎元怀荼毒之苦,戎首交拜于中原,何[][biān]豆之事哉!然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况旷戴累纪如此之久邪!今末进后生目不睹揖让升降之仪,耳不闻钟鼓管弦之音,文章散灭,图谶无遗,此盖圣达之所深悼,有识之所嗟叹也。夫平世尚文,遭乱尚武,文武递用,长久之道,譬之天地昏明之迭,自古以来未有不由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