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城址

位于内蒙古宁城县的遗址
黑城城址,又名黑水城城址,建于公元九世纪,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甸子镇西南部老哈河北岸的冲击平原上,是一座始建于战国时期,汉、辽、金、元、明各代沿用的土筑古城。地理位置在东经118°26″~119°25″、北纬41°17″~41°53″范围之间,属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4][5][6][1][2]
黑城城址最初为西夏王朝“黑山威福军司”所在地。[1]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蒙古军第四次南征攻破黑城,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成为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枢纽。1372年,明朝攻破黑城后放弃了这一地区,此后黑城便在尘封的历史里沉睡了近700年。1886年,俄国学者波塔宁额济纳考察时发现了黑城。1908年,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这里掘得大量西夏文物。[7]1982-1983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发掘黑城,发现了大量文书和其他文物。[8]黑城城址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在东经118°26″~119°25″、北纬41°17″~41°53″范围之间。地处内蒙古高原松辽平原的过渡带、大兴安岭南端与燕山山脉的交汇处。[4][5]所在区域属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6]
黑城城址曾于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06年,其再次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历史沿革

黑城又名黑水城,该城建于公元九世纪,为西夏王朝“黑山威福军司”所在地。[1]资料显示,19岁的大汉将军霍去病大破匈奴后,汉朝曾在居延屯兵戍边,创造了居延地区灿烂的汉文明。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蒙古军第四次南征攻破黑城,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成为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枢纽,马可波罗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走进了中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