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陶系-抖音百科
奥陶系(Ordovician System),是指奥陶纪时期形成的地层。在国际上,奥陶系被划分为下、中、上三个统,包括七个阶,具体分为下奥陶统包括马豆克阶(Tremadocian)和弗洛阶(Floian),中奥陶统包括大坪阶(Dapingian)和达瑞威尔阶(Darriwillian),上奥陶统包括桑比阶(Sandbian)、凯迪阶(Katian)和赫南特阶(Hirnantian)。[1] 英国地层古生物学家Lapworth于1879年首次确立了奥陶系的概念。奥陶系的准确划分对于研究地质演变、古生物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一百多年来,全球一直采用英国奥陶系的年代地层系统,其中包含5个统的划分方案。然而,在1990年代,奥陶系地层学家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一个包括"三统六阶"的新划分方案。[2][1] 奥陶纪通常分为早、中、晚奥陶世,对应地层划分为下、中、上奥陶统。[1]作为地球历史的关键时代标志,奥陶系横跨了4.8亿至3.5亿年前,为深入研究地球演化和生命发展提供了基础框架。[3]其保存的丰富古生物化石记录了时期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繁荣,为生命演化和物种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4]同时,奥陶系作为地层系列,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层演变[5],推断了地球在这一时期的地质历史、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其地层特征还对资源勘探,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有重要指导作用。[6] 探索历程及命名
奥陶系(Ordovician System)是由英国著名的地层古生物学家Lapworth在1879年首次确立的。在接下来的100多年里,全球一直采用英国奥陶系的年代地层系统,即包含5个统的划分方案。然而,随着现代地层学中"金钉子"概念的提出,英国的这一标准受到了挑战。为了在考虑历史传统和现代地层理念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全球的奥陶系地层学家在1990年代逐步形成了一个包括"三统六阶"的新划分方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