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少佳

中国近代粤剧演员
靓少佳,男,1907年出生于南海平洲,别号春田,他在“寰球乐剧团”任粤剧首创文武生靓少华二帮时,靓少华替他改姓“靓”,并给他起了个“玉麟”的艺名。但少佳的父亲不答应。因为“少佳”是他改定了的。经过几度协商,他的父亲与靓少华各得其所:一个终于叫他改了姓:一个始终保留了自家的命名。因而靓少佳的艺名可以说是由靓少华与他的父亲“合作”的产物。

个人简介

靓少佳(1907-1982),粤剧演员,原名谭少佳,南海平洲人。幼年随父亲谭杰南(艺名声架南)在新加坡学戏,习小武。十二岁入普长春班,艺术上受英雄水、靓元亨的熏陶。民国十二年(1923)回国入乐荣华、梨园乐班,民国十六年后在人寿年、胜寿年等大班担任正印小武达二十余年。在省、港、澳以及美国、东南亚均享有声誉。1949年至1957年,先后主持胜寿年、新世界剧团。1958年入广东粤剧院,任艺术指导兼二团团长。1960年任广州粤剧团总团长。先后当选为中国剧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靓少佳的表演艺术熔冶南、北于一炉,尤善于武戏文做,长靠、短打、蟒袍官衣等行均能胜任。基本功深厚扎实,身段动作刚健利索,并善于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例如《西河会》传统演出的处理是:主角赵英强用[大地锦]锣鼓出场,接着念一段口白交代家庭变故和要去救妻等事;靓少佳改用[披星头]锣鼓出场,先“跳大架”,再用一段[披星]([醉花阴])牌子连唱带做把要交代的均说清楚。比之传统表演无论音乐性、舞蹈性都大大加强,赵英强的形象更加威武,舞台气氛也更加强烈。靓少佳一生在舞台塑造了许多光采的艺术形象,其中《西河会》的赵英强,《拦江截斗》的赵云,《夜战马超》的马超,《孙成骂殿》的孙成,《三帅困[xiáo]山》的先轸尤为同行及观众所称道。

人物生平

靓少佳于一九零九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出生于广州河南昌善北街,终于一九八二年三月二十九日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