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祗

三国时期蜀汉大臣
[zhī](?-258年9月23日),字奉宗,出生于汝南(今河南平舆),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大臣。他是大司徒许靖的兄长的外孙,早年受到费祎的赏识,董允去世后担任侍中。陈祗逐渐成为蜀汉后主刘禅的心腹,官至尚书令、镇军将军,甚至超过大将军姜维的权力。他支持姜维的北伐中原,并与宦官黄皓交好,导致黄皓逐渐干预政事,操弄权柄。
陈祗死后,刘禅追谥他为“忠侯”。陈祗年轻时孤苦,成年后逐渐崭露头角,曾担任选曹郎,威严有仪容。他精通技艺,擅长数术,费[]对他的评价极高。

人物生平

陈祗小时候是个孤儿,陈祗是许靖哥哥的外孙,[1]在司徒许靖家长大。二十岁就颇有名气,不久被朝廷任命为选曹郎。陈祗矜持严厉,相貌威武,擅长多种技艺,还懂得一些旁门左道,费祎对他另眼相待,故此破格让他接替董允担任内侍。
延熙九年(246年),侍中董允去世,陈祗接替他担任侍中,不排斥宦官黄皓,并与黄皓互为表里,使得黄皓开始有机会参与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