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

上古时期部落首领
炎帝是中华古史传说中的上古部落首领,姜姓,又被称作为神农氏、魁隗氏、连山氏和列山氏,炎帝的母亲是任姒,任姒是有乔氏人,名为女登,是少典的妃子,传说在华阳游玩之时受到神龙的感应而生下炎帝。[1]
炎帝在位期间教民众农耕技术,尤其教给民众五谷的耕种方法;曾为治病救人遍尝百草,并著有《本草》四卷。炎帝因此又被称为“农皇”。炎帝在位期间曾与蚩尤族发生战争,为争夺中原领土,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东南)与黄帝联盟对抗蚩尤族,最终蚩尤族败。之后炎帝部落又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双方为争夺土地和领导权等,在阪泉发生战争,最后以炎帝战败结束。[3][1]
在《帝王世纪》中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因有火德而被称为“炎帝”。炎帝与黄帝并称为“炎黄”,被视为华夏民族始祖,因其对农业和医药的贡献又被视为农业神和医药神。[3][1][2]

炎帝部落

据《帝王世纪》记载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至于姜水在今日的位置仍有争论;炎帝部族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生产力变化或是部落冲突等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曾进行迁徙,曾迁徙至古上党地区寻找更适宜的居住环境。炎帝部落最初于“陈”地建都,后来又迁徙至“鲁”地,鲁地大致位于今山东曲阜一带,至于“陈”地位置仍有争议。[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