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悫

南朝宋名将
[què](què)(?-465年),字元干南朝宋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人,东晋书画家宗炳之侄,南朝宋名将。[1]
宗悫少有大志,曾豪言壮志:“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在文帝时代,他立下了赫赫战功。至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太子刘劭称帝。宗悫被任命为南中郎咨议参军,跟随刘骏(即后来的孝武帝)出征,随其讨平刘[shào]孝武帝登基后,宗悫被授予左卫将军之职,封洮阳县侯。并多次晋升,最终担任豫州刺史,负责监督五州的军事。到了大明三年(459年),他积极参与平定了广陵王刘诞的叛乱。在前废帝时期,他曾担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任都督[1]
永光元年(465年)在雍州病逝,追赠征西将军,谥号肃侯,泰始二年(466年),配享于孝武庙庭。[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