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颙-抖音百科
戴颙(公元377-441),字仲若,谯郡銍县(今安徽濉溪)人。戴逵之子,曾拒为王门伶人,为世人所称道。戴颙还以孝行著称,据《宋书。隐逸传》记载:“颙年十六,遭父忧,几于毁灭,因此长抱嬴患,以父不仕,复修其业,父善琴书,颙并传之。”戴颙继成父业,且很有创建,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推陈出新,创作新声之多,在早期琴家中是罕见的。 人物生平
戴颙字仲若,是谯郡铚[zhì]人。父亲戴逵、兄长戴勃,都因隐逸而享有盛名。 戴颙十六岁时,父亲去世,因守孝几乎毁坏了身体,因而长年生病虚弱。他因为父死而没有做官,重操旧业。父亲善于弹琴写字,都传给了戴颙,所有的音乐,戴颙都能弹奏。会稽剡县名山很多,所以他一生就居在剡县。戴颙和兄长戴勃都从父亲那里学琴,父亲死后,所传授的声乐,他们不忍心再弹奏,于是各自创作了新曲,戴勃作了五部,戴 颙有十五部。戴颙又作了一部长曲,这些乐曲都流传于世。中书令王绥曾带宾客去拜访他,戴勃他们正在吃豆粥。王绥说:“我听说你们善于弹琴,想听一听。”戴勃他们没有回答,王绥怀恨而去。 桐庐县也有很多名山,兄弟两人一起去游览,因而留居下来。戴勃生病,医药不足,戴 颙对戴勃说:“我跟随兄长得以闲暇,并不是有意沉默。兄长现在病重,无法求治。我应当去求官禄来接济我们。”于是上书当朝求取海虞令,事情将要办成时,戴勃去世,就此作罢。桐庐县地处偏僻,难以养病,于是他到吴地定居下来。吴地读书人共同替他建房,搬运石头,开涧引水,栽植树木,不多时就长得茂盛繁密,就好像自然长成的一样。于是戴 颙论述庄周精要的思想,作《逍遥论》,注释《礼记》的《中庸》篇。三吴守将和郡里士大夫邀请他一起野游,能走就去,不虚情假意,因此众人都赞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