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墓

浙江省重点保护单位
秋瑾墓是辛亥革命时期女革命家秋瑾的墓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泠桥南端,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
1907年7月15日,秋瑾于绍兴轩亭口被杀害,其遗体安葬在绍兴卧龙山麓,之后经历了多次迁徙。1965年,秋瑾墓从鸡笼山迁回西泠桥,坟墓被建成圆丘墓的样式,墓碑上刻着冯玉祥所题的对联。次年,秋瑾墓被拆除,遗骸再葬于杭州鸡笼山。1981年,秋瑾遗骸被迁回杭州西湖孤山西北麓。[1][2]
秋瑾墓整体呈方形构造,其材质选用的是花岗岩,高度达1.7米。墓的正面镶嵌着孙中山先生所题“巾帼英雄”的石刻,墓的刻有徐自华吴芝瑛所撰写并题书的《鉴湖女侠秋瑾墓表》。在墓穴内部放置了一方石砚,墓座的顶端矗立着由汉白玉雕琢而成的秋瑾全身塑像,高度为2.7米。[1][2]

历史沿革

1907年7月15日,秋瑾于绍兴轩亭口惨遭杀害,其遗体由同善堂暂时安葬在绍兴卧龙山麓。同年10月,秋瑾墓迁移至绍兴常禧门外严家潭,随后又被迁至杭州西湖西泠桥西侧。1908年12月1日,因清朝御史常徵的告发,秋瑾的遗骸被迫迁回绍兴城外安葬。1909年秋天,秋瑾遗骸被迁往湖南湘潭,与她的丈夫王子芳合葬在一起。1912年夏天,秋瑾墓迁移至岳麓山。同年12月,孙中山莅临杭州亲往秋社致祭,题赠挽幛“巾帼英雄”。1913年秋天,秋瑾遗骸又被迁回杭州西湖的原址安葬。1939年,周恩来巡视浙江,在绍兴题词“勿忘鉴湖女侠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号召世人向秋瑾学习。1964年,秋瑾遗骸被迁移至西湖鸡笼山。1965年初,秋瑾墓从鸡笼山迁回西泠桥,此时坟墓被建成圆丘墓的样式,墓碑上刻着冯玉祥所题的对联“丹心应结平权果,碧血长开革命花。”在1966年底,在“文革”动乱中,秋瑾墓遭到拆除,其遗骸再次被葬于杭州鸡笼山。直到1981年10月,秋瑾遗骸才又被迁回杭州西湖孤山西北麓,西泠桥南端。[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