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贯

明代的官员
吴一贯,明朝政治人物,字道夫,祖籍揭阳县曲溪,后徙居海阳县上莆都。他于明成化丁丑科中进士,历任浙江福建、南[]按察使,大理寺右丞。吴一贯清正廉明,深得民心,但屡遭权奸排挤。他赈灾济困,为民众树立了忠节形象,所任地人民为其立忠节祠、功德坊等。今潮州牌坊街有“大理少卿”坊,正是为纪念他的功绩。

生平简介

吴一贯,字道夫,据以下正史,应是生于1457-1465(明天顺,折算据《辞海》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下同)年间,卒于1491-1521(明正德)之初年,确切未考。吴一贯祖籍明潮州府揭阳县曲溪人(今属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后徙居明潮州府海阳县上莆都(今属潮州市潮安县彩塘镇水美村)。吴一贯幼年家贫,曾随其母流落于饶平县澳头(今属潮州市饶平县,见李宏新1991:潮汕分市纪事》附录。潮汕地区历史沿革),被该村村长郑瑶所喜爱,被收留为义子,于澳头入塾读书。16岁入泮,1477年(明成化十三年)丁酉举人,1481(明成化十七年)辛丑进士,授江西上高县知县,因有直声,[zhuó]御史,至弘治年间,先后任浙江福建、南畿(约今江苏、安徽)按察使,后又擢升大理寺右丞。
明正德初年,吴一贯任江西按察副使,因讨华林贼有功,得以晋升为按察使。行军至江西奉新途中,卒。据史、志及今人相关论述,均未见有其论述的记载。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