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路

上海市黄浦区街道
淮海路(英文名:Huaihai Road),[1]也被称为“东方香榭丽舍大街”,[4][5]位于上海市中心区,包括东路、中路和西路在内,东起人民路,西至凯旋路[7][5]全长约6千米,[9]横跨上海市黄浦、徐汇长宁三大区,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与南京路并肩齐名。[6]其中淮海中路全长约5.5公里,是上海市区最长东西干道之一。[10]
1900年,法租界扩张,今重庆路以东的淮海路地区被划入法租界,同时,按原勘定路线修筑宁波路(今淮海东路)。其后,法租界顺宁波路西进,筑西江路、宝昌路,其交接处在今重庆路,东为西江路,西为宝昌路。1906年10月10日,西江路、宝昌路统称宝昌路,也就是后来的淮海中路。[9][7][4]1915年据法军名将霞飞之名改霞飞路(Avenue Joffe)。[11]1920年代起,随着大批俄国侨民定居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上开始出现大批俄侨商店,霞飞路也因而被称为“东方圣彼得堡”“东方涅瓦大街”,中国人则称其为“罗宋大马路”,[4]1943年,汪伪政权改霞飞路为泰山路。1945年,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将其改为林森中路,以纪念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11][4]
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告将林森中路更名为淮海中路,以纪念淮海战役的胜利。[11][4]1951年,淮海路开始建立国营企业以引导市场,1956年,国营上海市妇女用品商店在淮海路组建,成为中国首家妇女用品专业商店。1978年改革开放后,淮海路逐渐显现活力,陆续涌现了上海首家电脑商店、首家美容美发厅、首家大众快餐店等,并举办了上海第一次时装发布会。[4]1992年,随着轨道交通1号线的建设,淮海路先后建成瑞安广场、柳林大厦上海广场等十余栋现代化大型商业商务楼宇。2003年,香港新世界大厦落成,标志着淮海路全线大规模重建改造基本结束。[4]2024年4月8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商圈能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围绕“更人文、更未来、更融合”的方向,将淮海路商圈建设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雅时尚”的商业街区。[12]
淮海路是上海最著名的马路之一,[7]曾吸引过许多中国历史上的国内外政治活动家、文化艺术名人在此居住和活动,包括孙中山冯玉祥蒋经国、宋庆龄、许广平竺可桢徐悲鸿等等。[7]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