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洲街道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后洲街道位于台江区南部,闽江之滨,区域面积0.91平方公里,东至五一南路瀛洲河中心线,南至闽江主航道中心线,西由通太桥向南沿白马南路至下杭路,北由八一七中路向西沿学军路转向北接洋中路。
后洲街道现有中亭街、同晖、天华、水巷、上下杭、汀洲6个社区居委会,2022年街道户数8415,总人口23178人。后洲街道党工委下设共8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30名,分别为:机关党支部、城管党支部、退休党支部、23个小区党支部、50个非公党支部、7个社会组织。    

后洲水域

古时闽江宽阔,大庙山下以南均系水域。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年),在今中亭街一带现出一个大沙洲,被称楞岩洲(一说楞严洲)。郡守王祖道在楞岩洲之南至天宁山(今仓前山)闽江水面上,以及在楞岩洲之北至今达道河水面上,倡建联舟浮桥,以利行旅,并在楞岩洲建一亭,供人休息,名为中亭,中亭街由此得名。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在中亭街之北又建一亭称泗洲亭,明时称此地为泗洲铺。元至治二年(1322年)万寿寺头陀王法助募造的楞岩洲至中洲平梁石桥(即万寿桥,今解放大桥)落成。随着时间的流逝,泥沙的冲积,楞岩洲逐渐扩大,与苍霞洲、瀛洲等地相接。由于此洲置于大庙山之后,故称后洲。台江汛,指台江路、江中路、江滨路一带,因濒临闽江,明、清官府在此设汛检查防守,故名。民国16年(1927年)、民国19年分两期在万寿桥北端的台江汛沙滩上填地筑堤,填缩大桥桥墩5孔,沿江堤建造6个码头和10个混凝土道头,填成平地130亩,使这里地盘扩大。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