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霖(1759年-1832年),字宗觐,号望坡,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初授庶吉士,历任主事、员外郎、郎中、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道光初期官至刑部尚书。[1] 陈若霖精通律学,不畏权势,办案秉公执法,深受皇帝和百姓赞誉。道光十二年(1832年)卒,终年73岁。葬于福州南郊北园山头岭。[2]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陈若霖(1759年-1832年),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初授庶吉士并进入文渊阁参与校勘《四库全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任刑部主事,累迁至郎中。陈若霖在刑部任职期间,秉公执法,无私断案。束路县村民王洪中被他人聚众斗殴,告状无门,不久后上吊自杀。陈若霖得知该案情况,逐个审问并加以严查,最终查明案件实情,并因此受到议叙。依照惯例,陈若霖在部任职期满后,应当外放任职。但由于他精通律学,仍然被留在刑部任职。在此期间,陈若霖数次和诸大臣一道,前往各省共定秋审案件,其素以宽恕著称,绝不枉及无辜,数次受到嘉庆帝嘉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