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宸濠之乱-抖音百科
明代中期以来,社会矛盾尖锐,政治紊乱,明武宗朱厚照的昏庸,给本就有谋取帝位之心的皇叔朱宸濠创造了叛乱的条件,而宦官与内阁争权又给了他扩张势力的机会。[3]正德九年(1514年),朱宸濠通过贿赂伶人臧贤和幸臣钱宁等人,恢复了被明英宗朱祁镇撤除的王府护卫,之后他畜养亡命之徒、强夺民田、劫掠商贾,谋划起兵。[4][5]正德十四年(1519年),御史萧淮上疏揭发朱宸濠有谋反嫌疑,明武宗依例派人前往南昌责问。于是朱宸濠决定先发制人,于六月十四日集兵万人,在南昌反叛。朱宸濠先发兵攻陷九江、南康,随后围攻安庆。江赣巡抚王守仁得知朱宸濠叛乱后,与吉安知府伍文定等檄集诸郡兵士,攻下南昌,朱宸濠被迫回救解围。此时,明武宗也得知了朱宸濠叛乱的消息,下诏将他废黜为庶人,又传旨将于八月二十二日御驾亲征。七月二十四日,朱宸濠在黄家渡(今江西省南昌市以东)被官军打败,官军乘胜收复九江、南康。七月二十六日,官军放火围攻退守在樵舍(今江西省南昌市东北方向)的朱宸濠军,朱宸濠大败,朱宸濠及其党羽被俘,宸濠之乱至此平息。[6][7]九月,明武宗南巡到达南京,朱宸濠也被押解到此,明武宗下令解除朱宸濠的桎[zhì]梏,在军队的包围中,享受亲自擒获的乐趣。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二月,明武宗回京途中,在通州(今北京通州)下令赐死朱宸濠,并焚烧其尸,又削爵撤藩。[4][5] 宸濠之乱持续了四十三天,但朱宸濠为之准备了十余年,对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暴露了明朝官场的腐朽衰败。[8][4][9][10]经宸濠之乱一事,王守仁将天下纷乱的原因归结为“良知之学不明”,进而发展出“良知及致良知”的哲学命题。[11]而明世宗朱厚熜继位后,鉴于正德年间的社会矛盾,进行了一系列纠正时弊的改革,使明朝出现了短暂繁荣的“嘉靖中兴”局面。[12][13] 事件背景
政治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