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之战

发生公元200年的战争
白马之战(又称:白马解围)发生在东汉汉献帝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是官渡之战初期曹操采用声东击西战法解围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东北),并袭斩袁绍大将颜良的作战。[1][2]
建安五年二月,袁绍派遣颜良等人带兵来到白马攻打东郡太守刘延,袁绍则领兵准备从黎阳津渡过黄河。建安五年四月,曹操带领军队支援刘延,他采纳了荀攸的计策,引兵先到延津,佯装渡河攻击袁绍的后方,引得袁绍分兵截击。之后,曹操率轻装部队奇袭白马,大破袁绍军,斩杀大将颜良。白马之战是官渡之战的序曲。在白马之战中,曹操成功地运用了声东击西和利而诱之的策略。[3][4]

战争背景

公元190年,汉朝陷入了军阀混战的状态,经过多年的战争,华北只剩下曹操袁绍两个军阀,他俩以黄河为界,袁绍占据河北,曹操占据河南,两人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双方在黄河两岸都布置了重兵。[5]公元199年,曹操领军驻扎在黎阳近郊吸引袁绍军,命令东郡太守刘延驻守白马,目的是监视袁绍军寨的举动。之后,曹操把目光转向了地形更有利的官渡,防守白马的意义只剩下延缓袁绍军队渡过黄河[5]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