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河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的湖泊
大洪河旧称东河,因1958年国家在长寿境内修建大洪河水电站而更名。困拦河畜水,积水倒灌数十公里,淹没沿岸良田沃土25000余亩。形成今天的大面积积水网湖面,人们称之为大洪湖。湖区河叉纵横,岛屿星罗棋布,遂有“千岛洪湖”之美称,有诗赞曰:一把珍珠着水处,千岛风光胜画图。[1]

文献记载

四川通志》以前称东溪,发源于大竹县八渡乡张家寨,于护邻乡邻水县境,流经11个乡,至黎家乡青岗林入长寿区万顺镇洪湖镇,再经渝北区注入长江。境内流长65.4公里,流域面积696.88平方公里,落差33.13米,平均比降为0.51‰。多年平均流量18.79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330立方米/秒(1965年7月15日)。长滩以上河床一般宽65米,长滩以下因下游筑坝建电站,河水倒灌形成水网,一般宽1公里,最宽达2公里以上。水流平缓,水产资源丰富,主产鲤鱼、鲢鱼、鲫鱼、草鱼鲶鱼翘壳鲳鱼等。沿岸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最适宜柑桔生长。其主要景点分布在长寿区万顺镇洪湖镇,湖面开阔,面积达2万余亩,俗称大洪湖。由于湖内岛屿星罗、绿洲棋布,故又称千岛洪湖。1958年,重庆电业部门在明月山的大洪河上建设水电站,筑坝截流成湖。湖区位于邻水县东南,长达12公里,宽1.5-3公里,水面近30平方公里,总库容3.68亿立方米,因湖中岛屿密布,湖湾港[chà]迷离,故有"千岛洪湖"之称,景色十分迷人。

自然资源

庞大的水体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湖中栖息着苍鹭大雁鱼鹰等多种水鸟,它们或俯冲觅食,或腾空列阵,渲染出浓郁的水乡情趣。尤其是苍鹭,凌空展翅一米有余,在晚霞的背景中一展"落霞与孤 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画意。大洪湖又是全省著名的渔业基地,盛产鲤鱼、鲫鱼、青[yōng][biān]鱼、鲶鱼甲鱼等20余种鱼类,年产成鱼50万公斤。岛边垂钓,现剖现杀,丢进沸水仍在活蹦乱跳,其味甚是新鲜。品着美酒吃着鲜鱼,凝视波光浪影,其乐胜过豪华大宴。湖之西岸,临湖是成群汉墓,相传明建文皇帝传经布道的无粮寺虽斑驳而犹在,濡染着大洪湖古老而凝重的历史。湖之东岸,耸峙着长达数十公里的明月山,峰峦竞秀,苍翠满目。集山水与历史文化于一体之优势,来此考察的专家预言大洪湖有不可估量的旅游开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