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

上海京剧院一级导演
马科(1930年-2023年1月14日),男,出生于河北省深县,毕业于夏声戏剧学校,上海京剧院一级导演,戏剧家。[2][3]
1942年,马科考入私立夏声戏剧学校,主工京剧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悉心教授。[2][3]1949年,马科从私立夏声戏剧学校毕业后,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2][3]1954年,马科在周信芳主演的《文天祥》中既扮演群众角色又参与导演工作,开启戏曲导演生涯。[2][3]1956年,马科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师资进修班学习。[2]1958年起,马科回到上海京剧院正式任导演。他曾导演过京剧、话剧、越剧、淮剧、滑稽戏、粤剧等二十余个剧种八十多出戏,其中包括京剧《红色风暴》《赵一曼》,越剧《西园记》,粤剧《潮涨潮落》及黄梅戏红楼梦》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剧目。[2]1988年,马科执导京剧曹操与杨修》,同年,马科凭借该京剧获最佳导演奖。[2]1990年,马科执导的《曹操与杨修》获得中国戏曲学会金奖。[2]1993年,马科与瑞典皇家戏剧学院院士彼得·奥斯卡尔松互相拜师,其后两人在瑞典共同执导话剧《仲夏夜之梦》《亨利四世》。[2]1995年,马科被斯德哥尔摩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1996年,马科在瑞典新闻人物排行榜上被列在首位。[4]2000年,马科出版回忆录《马科回忆》。[2]2015年,马科获得第2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2][3][4]2018年5月8日,马科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2023年1月14日,马科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2][3]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0年,马科出生于河北省深县。[2][3]1942年,马科考入私立夏声戏剧学校,主工京剧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悉心教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