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更斯号(英文名:Huygens),是由欧洲航天局制造的一个太空探测器,也是卡西尼-惠更斯号项目的一部分。惠更斯号的主要任务是登陆土卫六,进行实地考察,包括调查其云层、大气层以及表面地貌状况。[1][2][3] 1997年10月,“惠更斯”号由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飞船携带升空。[4]在飞行了35亿公里后,2004年12月25日,[2]惠更斯号登陆器正式与卡西尼号探测器分离,开始飞往土卫六。[5]北京时间2005年1月14日18时13分,惠更斯号抵达了土卫六上空1270公里的目标位置,同时开启自身的降落程序。[5]在离土卫六表面180公里的高度上,“惠 更斯”号打开了直径为2.8米的飞行降落伞,同时启动了后防护支架弹出装置;在160公里的高度上,后防护支架完全弹出。[4]飞行降落伞一打开,“惠更斯”号的仪器舱便开启,舱内安装的各种科研仪器随即开始工作,[4]拍摄土卫六的表面照片,收集、分析土卫六大气的各项数据指标、将相关数据资料传给在土星轨道飞行的卡西尼号探测器并由其传回地球,惠更斯号的整个着陆过程持续2个小时15分钟。由于自身携带的能源有限,惠更斯号在登陆后约90分钟就结束了自己的探测使命,永远地留在了土卫六的表面。[5] 惠更斯号探测器重319千克、直径约2.7米,外表像飞碟,前部装有一个防热盾,除配备3个降落伞外,[4]还安装了6台测量压力、温度、风速、大气成分的仪器,为科学家们研究“土卫六”提供更加充分的数据。[6] 命名由来
卡西尼-惠更斯(Cassini-Huygens)探测器是一项主要由美国宇航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以及意大利航天局牵头实施的一项国际合作探测计划,全球有超过20个国家参与其中,这也是人类首个围绕土星运行的专门探测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