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鲜花》是一首抗战歌曲,由阎述诗创作,光未然填词,阎述诗谱曲。该曲创作于1936年,原为光未然在武汉独幕话剧《阿银姑娘》所作的序曲。1935年,光未然在武汉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6年夏,东北大学排演话剧《阿银姑娘》时,因剧本上没有曲谱,该校教师阎述诗为话剧创作了乐曲。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将《五月的鲜花》选作故事电影《青春之歌》的插曲,使该曲在全国范围内广受欢迎。2009年5月,《五月的鲜花》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推荐为“100首爱国歌曲”之一。 [1] 创作背景
《五月的鲜花》曲作者是阎述诗。阎述诗家在东北,从小就喜欢音乐创作。学生时代经常参加宣传抗日思想的演出活动,也因此受到敌人迫害,后逃到关内,辗转来到北京,在北京二十六(北京汇文)中学担任数学老师。1935年12月,北平多名学生为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冲破中国国民党军警的包围,举行了集会游行,队伍抵达菜市口,却遭到了武装军警的镇压。一批批受伤者被送至东北大学,东北大学的老师阎述诗带领学生收容伤员,他还和学生一道将重伤者转送至协和医院抢救。当他返回东北大学宿舍时,恰好东北大学文学院的学生金肇野南下武汉归来,带回了光未然所作的独幕话剧《阿银姑娘》和该剧序曲《五月的鲜花》的歌词。金肇野告诉阎述诗,《阿银姑娘》已被光未然领导的武汉拓荒剧团列入《国防三部曲》公演计划,但就缺少一个人为《五月的鲜花》谱曲。阎述诗听后慨然相许,他接过歌词,开始了为该曲谱曲的工 作。阎述诗本人是从东北流亡到关内来的,因此他对歌词感同身受,很快完成了谱曲。[2] 《五月的鲜花》开始传唱的时候,阎述诗的女儿阎莉莉才刚出生不久,在她的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一名数学教师,甚至从来没有向家人炫耀过自己这首歌的"成就",但跟大家印象中的数学教师不同,阎述诗是个很感性的人,他在家里每天与音乐为伴,阎莉莉说:"只要在家休息,音乐声会一直伴随着他",也正是这个原因,她从小就受到音乐熏陶,后来还做了一名音乐教师。
上世纪50年代末,电影《青春之歌》的上映,让一代人认识了林道静,也让一代人学会了一首名叫《五月的鲜花》的歌曲。阎莉莉也不例外,她和当时的年轻人一样,激动地唱着《五月的鲜花》,唯一不同的是,她突然发现这首歌的曲作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