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石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的特产
祁阳石,产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石质不甚坚,温润细腻,多呈紫红色,石色匀净,常见浅绿色石脉。色佳者有山水日月人物之象,尤以紫花者稍胜,大者制屏亦雅。祁阳石质地细滑而沉,可用于琢制砚台,成砚称“祁阳石砚”或“祁阳砚”,肌理莹彻,云委波襄。[1]2016年1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祁阳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3][4]
祁阳石属粘土板岩,赋存于祁阳县下奥世地层中;矿物成分有绢云母石英斜长石绿泥石氧化铁等;有浅绿、灰绿、朱紫、褐等色;显微纤维结构,层纹状构造。其中称“紫袍玉带”者,通体为紫色,中间夹有青绿石纹;另一种为页层岩质彩石,剖开石头,颜色分多种层次,有紫艳、黄褐、乳白等,偶见黑色层。[5]

历史沿革

唐朝,祁阳石就有开采记载。明朝《长物志》卷三记载:“永石即祁阳石,出楚中。石不坚,色好者有山水、日月、人物之像,紫花者稍胜,然多是刀刮成,非自然者,以手摸之,凹凸者可验,大者以制屏亦雅。”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年),《祁阳县志》:“石产邑之东隅,工人采择,取其石之有纹者,随其石之大小,凿锯成板,彩质黑文如云烟状俗称花石板,以镶器皿亦颇不俗。无纹者有紫、绿两种,可以为砚”。乾隆年间(1736~1796年),祁阳籍一品大臣陈大受亲自将一方“紫袍玉带龙砚”作为珍宝觐献乾隆皇帝,乾隆十分高兴,加以珍藏,并要求照例朝贡,从此祁阳石砚作为贡品上献朝廷。
祁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