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氏水牛-抖音百科
王氏水牛(学名:Bubalus wangsjoki),又名Bubalus wansijocki,是一种已灭绝的水牛,生存于更新世晚期,为萨拉乌苏动物群的一种动物。它们的化石在中国满洲里、哈尔滨和萨拉乌苏等地有发现,身躯庞大,身长3米,肩高1.8米。头角短粗并指向后上方,从角基到角尖逐渐变细。王氏水牛的化石在东北和披毛犀和猛犸[mǎ]象一起出土,可能是身披长毛的耐寒大型动物。现生的水牛仅分布于中国南方,不见于秦岭淮河以北。 物种历史
命名
第一件王氏水牛化石是1922年由内蒙古乌审旗蒙古族农民旺楚克发现的。旺楚克平时用汉名,叫石王顺。当年法国神甫桑志华到 内蒙古进行考古调查,雇用一批中国农民挖化石,石王顺是主要参加发掘者之一,他挖出了这种水牛的头骨化石。当时参加发掘的农民不叫他石王顺,也不叫他老石,而是亲切地直呼其名叫王顺。而这位法国神甫以为他姓王,用法语拼音记录下来。后来古生物专家布尔和德日进在研究这件水牛化石标本时,确认其为一新种,为纪念发现者,用法国神甫记录的姓氏定名为“王氏水牛”。旺楚克的女婿也参与了化石挖掘,不幸在一起挖掘洞穴坍[tān]塌的事故中罹难。桑志华曾表示旺楚克与一些农民在参与挖掘化石时受传教士的影响皈依了天主教。 王氏水牛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