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娜·玛格丽特·伯比奇(Eleanor Margaret Burbidge,FRS,婚前姓Peachey,1919年8月12日-2020年4月5日),英国出生的美国天文学家,因其在观测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而闻名。她是20世纪50年代恒星核合成理论的创始人之一,B2FH论文的第一作者,该论文对恒星内部元素的形成提出了划时代的理论。伯比奇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研究了星系的旋转曲线和类星体,发现了当时已知的最遥远的天文物体。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她参与开发了哈勃太空望远镜上的微弱物体分光仪。伯比奇还因其反对天文学界对女性的歧视而著称。 人物经历
玛格丽特于1936年开始研究天文学,1939年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并于1943年取得博士学位。她在1945年申请卡内基研究员遭到拒绝,因为这个职位在当时必须在威尔逊山天文台进行观测,而这个职位当时只接受男性。 1955年玛格丽特终于以冒充其丈夫助手的方式获得威尔逊山天文台的职位。后来管理方面发现了这件事,但她和丈夫是一起住在独立的平房,而非男性人员宿舍而获准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