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
天文学(Astronomy)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门本科专业,属于天文学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
天文学科主要分为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天文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侧重于利用物理、数学(力学)知识来研究宇宙中的天体和发展天文观测技术。该专业在科学方面,注重研究丰富人类自然科学文化知识,影响人类的世界观。在应用方面,该专业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也有重要的作用。[3]天文学主要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包含天体的位置、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人类使用的时间、方向和历法,都是古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得出的,还有哥白尼日心说、康德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等等。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事业类单位从事天文观测、星象研究等方面工作。[2]

专业发展

起初在1926年,广州中山大学数学系扩充为数学天文系,1929年建立了天文台,1947年成立了天文系。[4]1952年,广州中山大学的天文系和济南齐鲁大学天算系(成立于1880年)中的天文部分集中到南京,成为南京大学天文系。随后在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设天文系。同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设天体物理专业。[5]
2011年,天文学专业不断发展,中国国内多家高校开始复建或新建天文学专业。[6]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天文学专业代码由070501更改为070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