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桃-抖音百科
蒲桃(学名:Syzygium jambos (L.) Alston)桃金娘科蒲桃属常绿乔木植物。也被称为水蒲桃、香果、广东葡桃、水石榴、水桃树等。[1]广泛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2]在中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台湾等地区均有栽培。[1]蒲桃喜光,喜高温多湿,稍耐寒,耐水湿,主要生长在河边及河谷湿地。[3] 蒲桃株高10米,分枝多,幼枝圆形;叶革质,披针形或长圆形,对生,叶面多透明细小腺点,叶脉明显,叶缘无锯齿;聚伞花序顶生,绿白色,4瓣分离,阔卵形;果球形或卵形,果皮肉质,成熟时黄色,有油腺点;种子1-2颗,多胚。花期3-4月,果期5-6月。[2] 蒲桃树冠开阔,叶色浓绿,花形奇特,常种植于庭园,公园作风景绿荫树或种植在水边作绿化行道树,起固堤防风作用。[4]果实可食用,可与其他原料制成果酒、果膏、蜜钱、果酱、果汁等。[5]树干坚硬可用来制作木地板、工具柄、房屋建筑等。[6]蒲桃的花、叶、果、种子也是常用中药,主治腹泻、痢疾、凉血解毒、脾虚气弱、泄泻久痢、外伤出血,健脾止泻、小便不利等。[7] 典籍记载
西汉时期《史记·一二三·大宛列传》记载的“蒲陶”,《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中裴松子注引汉赵岐《三辅决录》记载的“蒲桃酒”,唐·冯赞《云仙杂记》记载的“食蒲桃”,《西京杂记》记载的“蒲桃”,[8]明代《谷山笔麈》记载的“有一种蒲桃,号锁锁蒲桃”,[9]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三三·果五》记载的《蒲萄》等都属于一物,只是写法不同,“蒲桃”即葡萄,并不是现在所描述的乔木蒲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