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渡(1895年5月-1967年4月)[1],字志舟,别字子舟[2],汉族,云南省陆良人[3]。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2]
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1期步兵科、中央军校第五分校第十五期将官研究班毕业[2]。从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孙渡在唐继尧麾下,历任滇军总司令部警卫二团排、连、营长,滇军直属独立团团长,第十军第三师七旅旅长,贵州省警务处长,云南省政府委员,云南省宪兵司令。唐继尧倒台后,孙渡为龙云统一云南作出不小贡献,成为龙云左膀右臂。1930年任第九十八师第三旅旅长,第十三路军总参谋长,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1934年红军长征进入贵州,蒋介石任命龙云为“剿匪”第二路军总司令,孙渡为“剿匪”第二路军第三纵队指挥官,第二路军总指挥部行营主任,率部迎击红军。红军自贵州进入云南,孙渡率部一直尾追不舍,直至红军渡过金沙江。1936年4月,孙渡被授予陆军中将。[4]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渡任新编五十八军军长,率领部队长期战斗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参加了武汉会战、崇阳会战、奉新战役、南昌会战、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等。[5]1942年升任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1945年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5]抗战胜利后,孙渡所部奉薛岳命令,接受了南昌、九江地区日军的投降。[6]1946年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六兵团司令。1948年,孙渡被蒋介石剥夺军权,转任热河省主席。1949年12月 ,孙渡回云南,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2]1951年,“肃反运动”开始,孙渡被逮捕。[7]1963年特赦释放。曾任云南省政协委员。[8][7]1967年4月,在云南昆明病故[2]。 孙渡作为滇军高级将领,长期战斗在抗日第一线,从1938年到1945年,七年期间,转战湘鄂赣等地,坚持抗战,于右任曾题词赠孙渡所率五十八军“壮志千秋”,五十八军被称为“抗日劲旅”和“长胜军”,[9][10]孙渡也被称为“在抗日战争中打出来的名将”,还因智勇双全,被誉为“云南儒将”。[10]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