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漕溪北路街道-抖音百科
历史沿革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法耶稣会在徐光启墓北侧兴建上海耶稣会会院,后又建造天主堂、圣母院、圣经院 等宗教机构,清同治三年(1864年),耶稣会创办的孤儿院迁来土山湾,还建有工场等,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成徐家汇天主堂,将其周围约1.5平方公里范围内称之为“徐家汇教堂区”,并在华山路以西建造大批两层楼房,租赁给教徒和贫民居住,形成天福里、王家堂、海星光里等教徒聚居地区。抗日战争前,土山湾以南大部分为分散的自然村落。抗日战争期间,少数富商来此购地造三德里等一批里弄石库门房屋,出租谋利。因受战火与灾荒影响的灾民大量流入,搭建棚屋,又出现泰东村、泰西村、工民村等新居 民点。天主教有所发展,教徒增多,建国前夕已有天主教徒万余人。抗日战争期间至解放初期,徐家汇到土山湾一带,各类摊贩云集,民间艺人在此搭台卖艺,附近苏北籍居民较多,人们戏称此地为“江北大世界”。 经济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