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福寺-抖音百科
洪福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南王乡留晖村,整座寺院坐北朝南,建於七米高的土台上,四周置高堡,周四百米。[2]拥有彩塑的瑰宝的寺庙。洪福寺始建于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以前,元仁宗延祐至泰定帝泰定年间(1114~1328年)重修,明、清、民国时期均有修葺。现存建筑大都为清代遗存,占地面积3655平方米,古建筑974平方米。寺院从北向南分高低两级。寺内有正殿(供释迦牟尼等佛像)、二郎庙、伽蓝庙、七岩圣母庙、十殿阎君庙、四海龙王庙、四大天王庙、南海观音庙、钟楼、鼓楼等建筑,寺院东侧建有牛王庙、马王庙和关帝庙。寺内保存的宋代经幢和元代石碑很有价值。大殿内的宋代彩塑是该寺的典型代表。正殿佛坛上现存九尊宋代彩塑。2000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历史
洪福寺始建年代不详,现仅存金代大雄宝殿和清代东配殿。寺内康熙四十七年碑载:“宋宣和、金天会年间,此院已称古院,则其创建之由邈乎远已。”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
原为一座寺院。现存坐北朝南正殿五间、东配殿五间、西配殿拆剩两间,南面山门一座和四周围墙。寺庙背靠龙凤山,面临滹沱河,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创建年代不详,但据金天会十年(1123年)经幢载,在宋、金时期,与五台山真容院、大华严寺已往来密切。元代时为五台山寿宁寺之下院。清初寺宇规模最巨,香火相当旺盛。民国年间,为五台山南大门附近极具影响的寺庙。整座寺院坐北朝南,建於七米高的土台上,四周置高堡,周四百米。寺内殿宇,高大宏伟,装饰华丽。除正殿外,大多为清代遗物。正殿面阔五间,七檀六椽,悬山顶。檐内正面置一束腰须弥座,高大宽阔,面积约四百馀平方米。正间与次间门窗设六抹头隔扇,梢间为直棂窗,窗棂断面为方形,馀为砖墙。屋顶为通板灰瓦,脊饰琉璃鸱吻。大殿左右各设配殿五间,东配殿为清道光七年重修,内塑地藏菩萨;西配殿经後人重修改造为僧舍和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