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鹤俦-抖音百科
丘鹤俦(1880年—1942年),广东音乐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广东音乐奠基人之一。擅长扬琴,二弦、唢呐、高胡等。 丘鹤俦出生在广东省新宁县那泰乡;1894年为了生计远涉南洋;1899年定居香港,创办私塾,从事广东民间音乐教学;1916年丘鹤俦率先编辑出版广东音乐工具书《弦歌必读》,随后接连编印《琴学新编》、《国乐新声》、《琴谱精华》,被认为是“广东 音乐的启蒙者和发展者”,被公认为广东音乐奠基人之一。1934年间,丘鹤俦专程赴美国纽约等地巡回演出。[1] 人物履历
丘鹤俦天资聪颖,尤好音乐,小时候,便喜随当地"南巫"、"师姑"(迷信职业者)学唱"南巫歌",稍长又为"南巫"、"师姑"的斋祭作伴奏。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那吕村从附近的广滇乡乐家村聘来一位"八音"师傅胡德高负责组织"八音班"("锣鼓柜")。"八音班"是用管、弦、锣鼓综合组成的,以八人扛一方形附有雕彩流苏装饰的木柜,木柜上支木架,架上分悬乐具,演奏者共环绕柜的前后,各司乐具,或围在一起演奏,或且行且奏,所奏者多为粤曲,以大唢呐吹作男音,小唢呐吹作女声,其余都是伴奏。那年,丘鹤俦只有九岁,他见到村里有了八音班,立即喜上眉梢。从此,他又常到村里的丘氏祠堂里去听"八音"。 丘鹤俦的记忆力和模仿力都颇强,每首"谱子。或"南巫歌",他学上二三遍便能弹能唱。胡德高师傅看中了他的潜质,便收他为徒,并悉心加以栽培。几年之间,丘鹤俦在胡德高师傅的耳提面命下,对各种乐器、曲牌以及民间音乐理论知识,都学有所成。13岁那年,他便加入"八音班",成为当时民间乐队中引人注目的少年唢呐吹奏手。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离开了家乡,迁居香港。在一家电话有限公司当普通职员。手头稍有积蓄,便择址摆花街,经营文具乐器小商店,同时收徒传艺。1917年又创办了音乐私塾,并以此为自己的主要职业。在教学过程中,他采用图解的方法,介绍各种乐器的性能、演奏人门、指法等,并注意中(工尺谱)西(简谱)乐谱的对照,这种教学方法受到学员们的欢迎,慕名前来求学者日渐增加。丘鹤俦在从事广东民间音乐教学的同时,还深人民间,访问、搜集20年代前后在广东流行的古调、民间乐曲和粤曲、粤剧的"过场曲"、"谱子"、"小曲"、"大调"、"小调"等,并先后编辑出版了(弦歌必读)、(琴学精华)、(国乐新声)、(琴学新编)等书刊多种。这些曲集问世后,远销美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传播粤乐、粤曲做了积极推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