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特王国(The Ostrogothic Kingdom,493年—553年),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东哥特人(Ostrogoths)建立的国家。[1]随着东哥特人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迁入今意大利,东哥特王国的势力约在意大利半岛及附近的克罗地亚等地区。其第一任国王Theodoric the Great时期,东哥特王国达到了鼎盛时期,领土范围从现代法国南部一直延伸到现代塞尔维亚西部。在Theodoric的统治下,大部分晚期西罗马帝国的社会制度得以保留。Theodoric自称为“Gothorum Romanorumque rex”(“哥特人和罗马人的国王”),表明他希望成为两个民族的领袖。535年,拜占庭帝国在Justinian I的领导下入侵意大利。当时的东哥特国王Witiges无法成功保卫王国,最终在首都拉文纳沦陷时被俘。东哥特人团结在新领袖Totila周围,成功地扭转了征服的局面,但最终被击败。东哥特王国的最后一位国王是Teia。公元555年,东哥特王国全境被东罗马帝国征服,东哥特王国灭亡。 背景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考古学家及语言学家从北欧铜器时代文化的证据中推断日耳曼民族的发源地应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日德兰半岛及德国北部。日耳曼民族在西元前五世纪时已经从他们的发源地向外扩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