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越

越剧摇篮工程创办人
为了“摇篮”工程,沈越前后投入了800多万,经历了各种艰辛,但对越剧的热爱让他一直有信心坚持,坚信通过努力总能看到希望。“我能教的学生毕竟有限,但是通过向音乐教师介绍越剧,再通过他们来影响学生,加速了越剧在常州的推广普及。”沈越老师表示,一个老师可以影响几十个甚至数百个学生,这些学生再去影响自己的家人,越剧爱好者的数量就会不断增多。曾经一个学生成为了越剧演员,现在她的孩子也开始了学习越剧,这样一代传一代,对戏剧的热爱会不断传承下去。

基本简介

沈越是一位在上海、浙江越剧界名气很响的人物。沈越与越剧的缘份,还得从他儿时与上海越剧院的越剧老前辈徐玉兰的一番神交说起。沈越有一个特别喜爱《梁祝》的姐姐,家离上海越剧院很近。在耳濡目染之余,沈越也渐渐地迷上了这种优美抒情、委宛细腻、有着杏花春雨般江南意蕴的越剧。一有空,就往上海越剧院跑。后师从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并且熟识圈内的很多演员。
1976年5月20日尹桂芳在上海训导沈越:“你在常州要办好校园的艺训班,好似娃娃在摇篮里听着唱绍兴戏越剧)。”沈越从中深受启发。回到常州后,将本名沈焕增改为沈越,并且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开始筹办越剧培训班。从此,他就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越剧“摇篮”工程上。他也由此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长期坚持越剧推广的继承者。
经过沈越努力,常州青年越剧培训中心于1985年创立,是江苏省第一个文化专业户,已有23年。沈越坦言,培训班创办之初,也面临各种困难。要办培训班,就要有“生材”,即服装、乐器、舞美灯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