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战役

1935年红军在贵州遵义土城镇组织的战役
土城战役,是长征时期,中央红军为鼓舞士气,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月24至29日以土城为中心,主动发起的对尾随川军的决战。[1]
1935年1月24日,林彪领导的红一军团进抵土城,黔军刘翰吾部,闻风而逃,未作抵抗。1月25日后,其他军团和中央直属纵队陆续抵达土城,与此同时,号称川军“模范师的郭勋祺旅,潘佐旅也从温水、东皇朝土城奔袭而来,红军根据截获的错误情报得知,川军共4个团的兵力。为了打击川军气焰,提高部队士气,也为了给北渡长江创造有利条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在距土城3公里外的青杠坡集中红三、红五军团的优势兵力,合围夹击,歼灭尾随而来的川军郭勋祺部。1月28日凌晨,青杠坡战斗正式打响,由于情报的错误,1月28日下午5时,中央政治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土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放弃原定由赤水北上,从四川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的计划,主动撤出土城战斗,1月29日凌晨,中央红军分为三个纵队,分别从土城、猿猴两处渡过赤水河,土城战役至此结束。[1]
土城战役由于未能迅速解决川敌郭勋祺部,敌援军四面合拢,红军伤亡较大被迫撤出战场,西渡赤水河,以图脱离国民党包围圈。随着战斗形势的变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果断调整军事方向,主动撤出战斗,西渡赤水,从而拉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1]

战役背景

整体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