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完(?-209年),琅邪东武(今属山东)人,东汉末期的大臣,西汉大司徒伏湛的七世孙,袭爵“不其侯”,其妻阳安长公主刘华是东汉第十一任皇帝汉桓帝刘志的长女。伏完育有六子一女,女儿伏寿是汉献帝的皇后,但并非公主所生。[1] 伏完,琅邪东武人,娶汉桓帝长女阳安长公主刘华,育有六子一女,女儿是伏寿。延熹元年(158年),伏完任侍中,在汉桓帝、汉灵帝时期的宦海安然度过约三十年。初平元年(190年),伏寿入宫为贵人,兴平二年(195年)立为皇后,伏完升为执金吾。建安元年(196年),伏完官拜辅国将军、仪同三司,因曹操专权,他自嫌尊戚身份,奉上印绶,改任中散大夫,后迁屯骑校尉。建安五年(200年),董承等人谋诛曹操失败,其女为汉献帝贵妃也被曹操所杀,伏皇后惧怕,写信给伏完诉说曹操暴行,让他密谋除曹,但伏完不敢行动。建安十四年(209年)伏完逝世,儿子伏典嗣侯。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当年的谋划泄露,曹操废杀伏寿和两个皇子,伏氏宗族百余人被杀,伏皇后母亲盈等十九人被徙至涿郡。[1]
人物生平
伏完,沉深有大度,大司徒伏湛七世孙,袭爵“不其侯”,官拜侍中。娶汉桓帝长女阳安长公主刘华为妻,生六子一女。六子:伏德、伏雅、伏均、伏尊、伏朗、伏典,一女:伏寿袁宏《後汉纪》:伏后,琅邪东武人也。父完,深沉有大度。举孝廉,稍迁五官中郎将、侍中,以选尚阳安长公主。公主,桓帝女也,生五男一女:长男德,次雅,次后,次均,次尊,次朗。后以选入掖庭,为贵人。完迁执金吾。兴平二年(195年),伏寿为汉献帝刘协立为 皇后,伏完升迁为执金吾。建安元年(196年),伏完官拜辅国将军,仪同三司。汉献帝迁许都后,曹操自任司空,大权在握并独揽朝政,伏完于是奉上印绶,改拜中散大夫,迁屯骑校尉。建安五年(200年),董承等人图谋诛杀曹操失败被杀,董承之女为汉献帝贵妃,曹操诛杀董承同时向献帝求董贵人杀之。汉献帝以贵人有孕,数次请求曹操,仍不能保董贵人性命。伏皇后写信给父亲伏完,诉说曹操暴行,令父亲密谋,伏完不敢有所举动。建安十四年(209年)伏完逝世,由儿子伏典嗣侯。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当日图谋泄露,曹操废杀伏寿及两个皇子,其宗族百馀人亦被杀。伏皇后母亲盈等十九人迁徙涿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