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记录玄奘生平事迹的书籍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由唐初僧人慧立立本,彦[cóng]注解的记载唐朝三藏法师生平的古籍,[1][2]二人均是跟随玄奘多年的学生。[2]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全书共十卷。[2]此书中所录玄奘生平,从玄奘出生于缑氏起,至其在玉华宫坐化成舍利为止,全书前五卷记述玄奘出家及到印度求法经过,后五卷记述玄奘回国后译经情况以至最后在玉华宫示寂等。[1]《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有关玄奘传记作品中最详细的一部,也是后世学者研究古代西域、印度及唐初文化宗教活动的重要的历史资料。[2]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因编入《大藏经》中而得以流传于世。[1]1923 年,支那内学院曾用高丽藏、宋、元、明四种《大藏经》本及可洪《音义》、慧琳《音义》等与日本《弘教正藏》本进行校勘, 出版过一个比较精审的单行本,其后孙毓棠谢方在此单行本校勘基础上加以整理,于1982年完成了新校本《慈恩传》。[2]

基本信息

全书共十卷。唐慧立原本,彦悰撰定。此书前五卷记玄奘西行前情况和西行十九年的经历,后五卷记回长安后到逝世在佛学上所作的贡献。因此全书虽是传记,前五卷也可作为地理行记来读,和《大唐西域记》可互相证补。如《西域记》只从高昌以后讲起,而此书详记离长安到高昌的经历,对这段交通上的困难和西陲边防镇戍情况有详细记述,对研究所谓“丝绸之路”也是很有用的资料。后五卷载有不少玄奘太宗高宗之间的诏救、奏疏,涉及玄奘的宗教活动也记载颇详,从中可了解唐初的宗教政策和京城的佛教活动。如谓贞观二十二年“海内寺三千七百一十六所”,每寺允增度五人,“计度僧尼一万八千五百余人”之类。关于唐长安慈恩寺大雁塔西明寺的营建,此书也提供了详实可信的史料。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日本京都大学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