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吻鱼

鲤科扁吻鱼属下的一种鱼类
1
5
扁吻鱼(学名:Aspiorhynchus laticeps),又称新疆大头鱼虎鱼和大头鱼等,是裂腹鱼的一种,属鲤形目鲤科、扁吻鱼属,有着鱼类“活化石”之称,仅分布于中国新疆塔塔里木河水系,800-1200米海拔之间,是中国特有鱼类,是一种大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3][2]
扁吻鱼身体修长,稍侧扁,腹部较圆;头长,吻部扁平;口裂较宽,斜裂,下颌略超过上颌,且上颌前缘增厚,补形成锐利的角质前缘;须1对,位于口角;鳃孔大,其前缘略超过前鳃盖骨前缘下方;背鳍刺发达,其后缘具有较多锯齿;身体被细鳞,仅胸部裸露无鳞,侧线鳞较其上下的鳞片大。[4]扁吻鱼体长15毫米以上时可以摄食小型底栖动物,体长18毫米以上时可以摄食鲤鱼、鲫鱼,扁吻鱼体长为115~216毫米、体重21~137g时,均摄食麦穗鱼虎鱼等。[4]
1987年,塔里木河里的扁吻鱼基本已经绝迹。1988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在《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鱼类部分中属一级保护动物。[2]2022年,扁吻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根据标准B1ab(v),扁吻鱼被列为极危物种[3]

形态特征

扁吻鱼体修长面偏扁;体背隆起,腹部圆,头较大,吻宽平。口宽,斜裂;下颌的前端厚,略突出于上颌之前,其边缘无角质;唇后沟中断。须一对,位于两侧口角处,其末端后伸达眼后半部或略超出眼后缘的垂直下方。眼稍小,侧上位,稍靠前:眼间宽,稍圆凸。鳃孔大,其前端位置可超过前鳃盖骨前缘的下方;峡部窄,其宽度小于眼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