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以东海战

1965年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战争
崇武以东海战(台湾称“乌丘海战”),发生于1965年11月13日夜至14日晨,是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一部与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海军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以东海面进行的第三次海战。1965年1月5日,国民党“永泰”号改名“山海”号,“永昌”号改名“临淮”号。11月13日13时20分,“永泰”号猎潜舰和“永昌”号炮舰从澎湖出发,试图窜犯福建沿海地区。两舰进入解放军雷达探测距离后被发现。福建基地指挥所派出6艘护卫艇、6艘鱼雷艇组成的突击编队,以及4艘588等护卫艇担任警戒和海上救援。突击编队在崇武以东拦截“永昌”号和”永泰“号,近距离发射鱼雷,将其击中。“永昌”号失去机动能力,第二突击群588、589护卫艇猛烈炮火射击。经过激烈战斗,14日凌晨,解放军取得击沉“永昌”号、击伤“永泰”号重大胜利。

战斗背景

1965年11月13日中午,国民党海军巡防第2舰队“永昌”号护航炮舰和“永泰’’号猎潜舰由澎湖出航,企图袭扰福建省沿海一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福建基地获悉上述情况后,迅速以护卫艇鱼雷艇各6艘组成突击编队,做好战斗准备。22时16分,编队奉命出击,在岸上指挥所引导下,及时发现目标。23时33分,护卫艇群距“永昌”号。和“永泰”号0.5海里时突然开火,“永泰”号中弹后仓皇逃往乌丘屿,“永昌”号边规避边还击,企图向南突围。鱼雷艇群冒着密集炮火高速追击,反复抢占有利攻击阵位,于14日零时31分,逼近至距“永昌”号约300米处发射鱼雷,命中其尾部,该舰当即失去机动能力,开始下沉。护卫艇群又抵近至100米处,向其水线部位猛烈射击,“永昌”号于1时06分沉没。此次战斗,人民解放军海军击沉国民党海军护航炮舰和击伤猎潜舰各1艘,俘9人。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通令嘉奖参战部队,授予588号护卫艇以“海上猛虎艇”称号。

战斗前夕

20世纪60年代初期,退守到台湾的国民党当局经常派遣特务到祖国大陆刺探情报,并出动军舰袭扰大陆东南沿海,破坏大陆渔业生产,制造紧张气氛。在遭到接二连三的打击后,于60年代中期,改用中型以上军舰,在海上进行窜扰破坏。崇武是祖国大陆与台湾岛相距最近的地方,也是著名的渔业产区,因此崇武海域成为国民党海军袭扰的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