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蜂飞舞

管弦乐曲
《野蜂飞舞》(俄语:Полёт шмеля,又名大黄蜂的飞行),是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柯萨科夫(Nikolai Andreivitch Rimsky-Korsakov)的名曲之一。该曲的创作时间是1899年到1900年间,基于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诗作改编为同名歌剧《萨尔旦王的故事》。在《萨尔旦王的故事》中第三幕的第一场。[1][2][3]
整个乐曲1分钟左右,2/4拍,在两个F的力度上展开,无穷动体裁。调式先是a小调-d小调-g小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都有,活泼的快板。乐曲从快速下行的半音阶开始,经过旋律轻快而有力的中段后,又回到了第一主题。然后是上下翻滚的音流,生动地描绘了野蜂振翅疾飞,弦乐器奏出的纤细的震音,为之感受到野蜂飞舞时翅翼振动的声响。[1][2][3]
该乐曲风格为诙谐的管弦乐曲,但是由于它的炫技性和快速跑动速度的特点,被世人改编成各种乐器版本的作品,成为音乐会中最经常演奏的音乐,有钢琴版、小提琴版、二胡版、马林巴手风琴版、小号版、单簧管萨克斯版本的等各种版本。2008年,德国小提琴家David Garrett凭借着《野蜂飞舞》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小提琴演奏曲目,并使他成为“全世界速度最快的小提琴手”而名声大噪。[2][3][4]

创作背景

《野蜂飞舞》取材于俄罗斯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诗歌。1822年普希金被沙皇流放到南俄基什尼奥夫时,听到了当地民间流传的沙皇萨尔旦的故事,1824年普希金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又听老奶娘阿琳娜·罗季奥诺夫娜讲述了这个童话故事并记下故事梗概。[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