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川酒

甘肃省成县红川镇特产
红川酒(古称“横川烧酒”),是产自甘肃省成县红川镇的白酒,2013年09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红川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2][3]
大唐乾元年间,“横川烧酒”就已出现,公元759年,诗圣杜甫旅居此地时曾写下“酿得万家合欢液,愿与苍生共醉歌”的名句。明末清初年间,横川酒的酿造规模盛大,烧酒作坊多达三、四十家,其中以“春和涌”“陇丰海”“顺合源”最为著名。此时的横川酒享有“烈酒产横川,盛名贯九州”“名驰冀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州”等赞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红军成县的革命历史,庆祝红色革命的伟大胜利,“横川镇”改名为“红川镇”。1950年以“春和涌”为基础,国营成县红川酒厂正式挂牌成立,“横川美酒”也变成了“红川美酒”。2008年9月,红川酒厂改制成由甘肃锌宇集团民营控股、成县政府国有参股的股份制纯粮白酒酿造企业——甘肃红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2][4]
红川酒酿酒原料选自中国优质产粮基地,注重纯手工工艺酿造技术,具有“绵长柔和,自然生香”的独特风格。红川酒享有“万里丝绸路千年红川酒”、甘肃第一家“中华老字号”白酒企业等美称。2017年10月18日,红川酿酒技艺被纳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甘肃红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金红川自酿12号、飞天成州在“西北五省第十届酒类质量品评交流会”众多参赛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优秀产品奖”和“优质产品奖”。[3][4][5][6]

产品特点

红川酒在沿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创新,选用优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以优质小麦和大麦制成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沿用百年老窖池,采用传统的续糟发酵,混蒸混烧老六[zèng]工艺酿制,经发酵、蒸馏、贮存、陈酿、勾兑、调味而成,产品具有“无色透明、窖香浓郁、陈香自然、怡人、酒体醇香、绵甜爽净、诸味谐调、回味悠长、酒体丰满”的独特风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