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骥

明锦衣卫都指挥使朱骥
朱骥(1419年-1490年),字尚德,又字汉房,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区)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曾祖父朱伯亨,祖父朱贵二,父亲朱士进。朱骥早年担任锦衣卫千户,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开始,担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开始了一段与众不同的岁月。明英宗复位后,朱骥受到牵连,被贬[zhé]戍边。明宪宗即位后,朱骥被召回京城,仍任锦衣卫千户,先后担任指挥[qiān]事、指挥同知、都指挥使等职,掌锦衣卫事。朱骥对锦衣卫的刑罚体系作出了改革,并对刑具、刑杖进行了改革。[1]弘治三年(1490年)十二月,朱骥去世。

人物经历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十四日,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瓦剌军队所俘虏,消息传到北京,举朝震惊。堂堂大明皇帝,居然沦落为瓦剌族的俘虏,这恐怕是明朝开国以来最大的耻辱。但当时可没有人顾得上想这个,因为当时瓦剌军队已经逼近北京,朝臣们要考虑的是退兵之策。可是也不能“群龙无首”啊!于是朝臣们就去找皇太后孙氏,孙太后就点名让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出来任监国
朱祁钰担任监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王振的党羽肃清。当初瓦剌侵扰北边,就是太监王振忽悠明英宗御驾亲征的,结果根本不懂军事的王振瞎指挥不说,还让大明皇帝成为了瓦剌的俘虏,朱祁钰当然要把王振树立成反面典型,这样北京的臣民们才能齐心协力,抗击来敌啊!而当时和王振走得最近的莫过于锦衣卫指挥使马顺,马顺甚至管王振叫“爹”,卑屈到了极致。朱祁钰要肃清王振的党羽,第一个就把马顺给提了出来,直接把他一顿乱杖打死在了朝堂上。
把锦衣卫指挥使打死了,总得有人去补马顺的缺啊!这个时候让谁去啊,朝臣们就开始商量,可这毕竟是战时,没有那么多时间商量这样的事情,于是就有人建议让兵部侍郎于谦的女婿朱骥担当锦衣卫指挥使。于谦当然不同意,说孩子还小,当不起这样的大任。别的朝臣就说啦,老于你就别说那么多了,现在是特殊情况,你女婿又年轻精力旺盛,就让他当吧!这也是大伙的主意啊!于谦最终推托不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