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齿象

哺乳动物纲长鼻目的灭绝动物
铲齿象是一种生活在中新世至上新世(距今1000万年至400万年前)的古老象类,属于嵌齿象科。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下颌极度拉长,前端并排长着一对扁平的下门齿,形状恰似一个大铲子,因此得名铲齿象。这种独特的牙齿结构使它们能够切断并铲起浅水中的植物,再靠长鼻子帮助把食物推入嘴中。
铲齿象广泛分布于欧亚非等各个大陆,数量众多,但在400万年前的上新世全部灭绝。根据化石形态的差异,古生物学家将它们进一步细分为板齿象、铲齿象和锯铲齿象三大类。在中国,宁夏同心县发现了世界第一具完整的板齿象骨架化石。[2]
铲齿象的体型庞大,身长可达5至6米,身高2.5至3米。它们拥有强大的铲齿,具备两根锋利的、尖头朝下的长牙,这些长牙用于剥下树皮作为食物,或在地面干涸时挖地取水,甚至作为防御武器。铲齿象的生活习性独特,它们以下颌和鼻子配合拉扯植物进食,而非单纯依赖铲齿铲取水生植物。[3]

基本简介

世界上第一具完整的铲齿象化石发现于中国宁夏的中新世地层中,它的化石还在亚洲北美洲欧洲非洲等地被多次发现。铲齿象生活在距今1000多万年前的中新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