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皇朝通志

钦定皇朝通志
钦定皇朝通志--共二百卷,编著于乾隆三十二年。又称《清朝通志》《清通志》,是清代嵇璜刘墉等奉敕撰成的一部典章制度著作,记载自清初至乾隆五十年的重要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制度。该书为“十通”之一,与《钦定皇朝通典》《钦定皇朝文献通考》及《清朝续文献通考》合称为“清朝四通”。

内容

《清朝通志》,全书共百二十六卷,体例上异于《通志》《续通志》,略去本纪、世家、列传、年谱,仅存二十略,故《四库全书》将其列入《政书》类,而非《别史》类。除了氏族、六书、七音、校[chóu]、图谱、金石、昆虫草木等略以外,内容大体与清朝通典重复。

版本

《钦定皇朝通志》的版本有多种,其中四库全书刻本完成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此外,还有杭州浙江书局刊本(清光绪八年,188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刊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以及台北新兴书局刊本(1958年)。这些版本为后世研究清代制度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