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都点检

天眷元年金国设立的官职
殿前都点检,官名[1]天眷元年(1138年)金置,掌统率亲军,总额左右卫将军、符宝郎、宿直将军、左右振肃等官。五代后周周世宗所置,至北宋不再除授。

简介

长官殿前都点检兼侍卫将军都指挥使,掌行从宿卫,关防门禁,督摄队仗,总管本司事务。殿前左、右副都点检兼侍卫将军副指挥使,掌宫廷宿卫及行从。殿前左、右卫将军及殿前左、右卫副将军掌皇宫及行从宿卫警严,并总领护卫,符宝郎掌御宝及金银等牌。左、右宿直将军掌总领亲军守卫宫城诸门及行从宿卫。左、右振肃掌妃嫔出入护卫导从。

建制沿革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太祖郭威以外甥李重进为殿前都指挥使、女婿张永德为殿前都虞候,殿前司的设立可能就是从此开始。显德元年(954年),世宗柴荣将李重进调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而以张永德为殿前都指挥使,韩令坤为殿前都虞候。鉴于侍卫亲军高平之战中一触即溃,柴荣决定扩编殿前亲军,于是招募天下豪杰,挑选武艺超群者分隶殿前诸班。显德三年(956年),柴荣以张永德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殿前都指挥使,殿前都点检之名始于此。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在北伐途中检视各地上书,发现有人用木板写有“点检作天子”五字,导致张永德受到柴荣猜疑。不久,柴荣病危回京,临终前解除了张永德的职务,而以赵匡[yìn]为殿前都点检。翌年,恭帝柴宗训即位,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是为宋太祖。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以慕容延钊为殿前都点检,隔年慕容延钊即表请解职,殿前都点检此后不再除授。殿前司改由地位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殿前副都指挥使、殿前都虞候节制。